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2-08 07:01:00
用手机看
阿里巴巴的“游戏”之路:从“不做游戏”到“大施拳脚”
还记得马云曾说过“饿死也不做游戏”吗?这句话一度成为互联网上热议的话题。时间如白驹过隙,阿里巴巴在游戏领域的布局早已悄然发生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阿里巴巴在游戏领域的“不归路”,看看它是如何从“不做游戏”到“大施拳脚”的。
2014年,阿里巴巴正式进军游戏行业,当时的战略定位是“游戏为电商服务”。这一年,阿里收购了UC、优视、九游等公司,将手游业务交由移动事业群旗下的九游负责。随后,UC、九游正式更名为阿里游戏,并投入2亿美元收购APP分发平台豌豆荚。至此,阿里巴巴开始了在游戏领域的初步探索。
二、战略调整:从“游戏为电商服务”到“游戏IP生态”
在游戏领域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。2014年,腾讯游戏收入登顶全球第一,而《传奇》的成功更是将盛大游戏送上纳斯达克,将陈天桥送上了中国首富之位。面对这样的竞争压力,阿里巴巴开始调整战略,将游戏业务的重心转向游戏IP生态。
2017年,阿里游戏宣布正式进军游戏发行领域,并投资10亿元发展游戏IP生态。与此同时,阿里游戏还与阿里文学、阿里影业、优酷联手推出IP裂变计划,整合阿里巴巴集团资源,在游戏营销和流量上赋能合作伙伴。
2018年,阿里游戏立项了SLG游戏《三国志·战略版》,这款游戏在两年后流水仅次于《王者荣耀》与《和平精英》。至此,阿里的游戏业务终于迎来了转机。2019年,游戏业务所属的互动娱乐事业部(灵犀互娱)整体升级成为独立事业群,与阿里大文娱平行。此次独立,标志着阿里巴巴在游戏领域的布局将提速。
在传统游戏市场中,阿里巴巴或许要算是所有巨头中布局最少的一家。面对腾讯已经占据了移动游戏较大市场份额的现状,按传统的路径去发展游戏业务,显然已经过了最佳的时机。那么,阿里如何在这一领域突围呢?
阿里巴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——大数据。近年来,阿里集团通过一系列投资和孕育,逐渐建立起文娱产业版图。如今成立的大文娱版块,是对各方资源和渠道的强力整合。在业内人士看来,数据的力量在信息服务产业驱动方面会越来越重要,而阿里巴巴在大数据方面无疑拥有全中国最领先的资产和技术。
凭借阿里电商数据、高德地图的地理位置数据、微博的社交数据、优酷土豆的娱乐数据等数据的打通和深度挖掘,阿里的入局,对于包括游戏在内的大文娱产业的格局,可能产生重大的变革。
如今,阿里巴巴的游戏业务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。从《三国志·战略版》到《三国志幻想大陆》,再到《Area F2》,阿里巴巴在游戏领域的布局越来越丰富。未来,阿里巴巴将继续加大在游戏领域的投入,打造更多优质的游戏产品,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游戏体验。
当然,游戏行业竞争激烈,阿里巴巴在游戏领域的挑战依然存在。但相信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和独特的战略,阿里巴巴一定能够在游戏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。
回顾阿里巴巴在游戏领域的“不归路”,我们看到了一个企业从“不做游戏”到“大施拳脚”的华丽转身。未来,让我们拭目以待,看看阿里巴巴在游戏领域将会有怎样的精彩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