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4-08 02:14:20
用手机看
你知道吗?最近游戏圈可是风云变幻,不少游戏公司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看看这些游戏倒闭背后的故事。
一、索尼的“胎死腹中”:PlayStation取消两款Live Service游戏
还记得索尼旗下的PlayStation吗?那个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的牌子,最近却有点让人心疼。据智通财经APP报道,索尼取消了旗下两家顶级子公司——俄勒冈州的Bend Studio和德克萨斯州的Bluepoint Games工作室的两款未发布游戏。这两款游戏都是Live Service项目,也就是那种会频繁更新并提供季节性内容的长期在线服务型游戏。
索尼的发言人表示,经过最近的审查,这两款游戏被取消了。不过,别担心,Bend和Bluepoint这两家工作室都不会倒闭,他们依然是PlayStation Studios家族的重要成员。索尼正在与每个工作室密切合作,确定下一个项目。
你知道吗?索尼在Live Service游戏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这些游戏通常带有微交易和其他方式,可以在发行后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里从玩家那里获得收益。虽然这些游戏有风险,但如果成功,利润也是相当可观的。不过,索尼的这次战略似乎并不那么顺利,2024年的《绝地潜兵2》虽然取得了一次成功,但《Concord》等几部作品却遭遇了失败。
游戏行业正面临严峻的挑战,裁员和倒闭事件频发。去年12月,拉瑞安工作室首席执行官Swen Vincke在TGA颁奖典礼上公开表达了对出版商的不满:“我一生都在与出版商斗争,但我总是看到他们一遍又一遍地犯下同样的错误,总是在追求季度利润,数字是唯一的指标。”
Vincke的观点并非孤例。《狙击精英》开发工作室Rebellion的CEO Jason Kingsley也谈到了这一问题。他表示,这种情况普遍存在,但他和他的团队并不会因此感到沮丧,因为他们是自筹资金,并自行承担质量保证、设计和营销的责任。
Kingsley还提到,有些外部制作人建议他们减少游戏中的bug以加快制作速度。对此,他表示讽刺地说:“我们真的不应该往游戏里放这1500个Bug。” Rebellion作为一家私人公司,没有投资者委员会的压力,避免了短期、股东导向思维的问题。
你知道吗?由Fntastic开发的生存游戏《浩劫前夕》在2023年12月8日推出仅4天后就下架关服,连工作室都宣布倒闭。由于玩家发现游戏与预告片中的内容大相径庭,且不符合期待,导致游戏遭到大量批评。
近日Fntastic开始反击,起诉俄罗斯当地新闻媒体Yakutia.Info,称其将《浩劫前夕》称为“诈骗”,损害了Fntastic的声誉。这场官司不仅让《浩劫前夕》的争议再度升温,也让玩家们对Fntastic的态度更加复杂。
战棋游戏一度看似迎来复兴,但至今仍不见有繁荣的迹象。在2021年前后行业信心最高涨的时候,战棋品类曾出现了一轮热潮,连鲜少涉足这一玩法的大厂都打算下场。近几年战棋游戏却不时传出被砍、上线遇冷、创业公司倒闭等新闻,似乎成为了与二次元游戏不相上下的重灾区。
根据SensorTower数据估算,《梦幻模拟战》去年在国内市场的流水超过1200万美元,也应该是唯一一款达到千万美元级别的产品。紧随其后达到百万美元级别的大厂产品则包括《铃兰之剑:为这和平的世界(简称为铃兰之剑)》《钢岚》《少女前线2:追放》《物华弥新》《天地劫:幽城再临(简称为天地劫)》。
即便是这几款大厂产品再加上《梦幻模拟战》的国内收入总和,都依然不及《梦幻模拟战》在上线首年的四分之一。
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游戏行业,倒闭似乎成了家常便饭。但无论何时,我们都要相信,那些真正热爱游戏、用心制作游戏的人,终将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。让我们一起期待,下一个游戏行业的春天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