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4-17 05:17:37
用手机看
最近有个事儿闹得挺大,得跟你聊聊。你知道的,现在这游戏界可是个“大坑”,一不小心,钱就哗啦啦地流进了游戏公司口袋。这不,就有个小朋友,在玩网易的手游时,竟然花了4万多块,这可把家长给愁坏了。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事儿,看看怎么解决这种“熊孩子”氪金的烦恼。
邓师傅的女儿,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,最近迷上了一款名叫《第五人格》的手游。这游戏啊,画面精美,玩法多样,可就是这游戏,让邓师傅一家操碎了心。从12月7日开始,女儿就陆陆续续地充值,直到12月19日凌晨,一共充值了85笔,总共金额高达45056元!这可把邓师傅给吓坏了,这钱都是从哪来的呢?
原来,女儿是用妈妈的身份信息注册的账号,邓师傅直到收到微信支付的提醒,才知道女儿竟然花了这么多钱。这可怎么办呢?邓师傅赶紧联系客服,可客服说账号是用成年人身份信息注册的,不予退款。这可真是让人头大啊!
邓师傅不甘心,又联系了12345,得到的答复是可以退70%。可这70%的退款一直未到账。邓师傅再次联系游戏客服,客服表示,客服经理去申请退款,申请到多少退款到时候会回电,没有办法得知最高能退多少。这可真是让人焦虑啊!
邓师傅一家为了这事儿,可谓是费尽了心思。他们四处求助,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。可现实总是残酷的,退款的路途漫漫,让人心力交瘁。
在这个问题上,法律可是我们的坚强后盾。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5月15日出台了《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(二)》,其中第9条明确规定,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,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、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,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
这可是给家长们吃了一颗定心丸。邓师傅一家决定依法维权,他们相信,在法律的庇护下,他们一定能追回这笔钱。
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,国家网信办在2023年8月2日公布了《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,提出将全面升级“青少年模式”为“未成年人模式”,推动模式覆盖范围由APP扩大到移动智能终端、应用商店,实现软硬件三方联动,方便用户一键进入模式,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。
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。随着未成年人模式的升级,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家长受益,孩子们也能在游戏中健康成长。
在这个案例中,我们看到了家长在面对“熊孩子”氪金时的无奈和焦虑。但我们也看到了法律的护航和未成年人模式的升级,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。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措施来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,让游戏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伙伴,而不是让他们陷入金钱的泥潭。